宗教信仰的解构与心灵迷宫的癫狂,《印蒂卡》这款游戏注定小众,其宗教主题与特定时代的隐喻让多数人游玩都一知半解。从Gameplay的角度,《印蒂卡》就是一个平实的步行模拟器,加上不少跟你兜圈子的解谜元素。但本作并非没有可取之处,电影级的叙事风格,灰白压抑的色调,运镜都让人极为惊叹,当电影看就完了,这是部Cult片。
皑皑的白雪
掩不住内心的寒冷。
信仰在摇曳,
撒旦在耳边低语。
凄冷的世间,
在难耐的旅途前行
脑中的世界,
反任由她肆意放纵。
信仰的坍塌,
是无处归依的灵魂。
空心的圣匣,
却找到了久违的安然。
背景
游戏设定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沙俄,依别尔嘉耶夫的话说是「这是一个即将落幕和死亡的时代,但与之相伴的是太阳重新升起的喜悦和努力改变未来生活面貌的希望…… 在革命前夕,我们这里已经显露出文化复兴的曙光,并且有一种感觉越来越清晰,即古老的俄罗斯即将死亡……」,而印蒂卡也不是个普通人,命运的玩笑让她成为了上帝的新娘,而她心里却住着一个恶魔撒旦,通过呢喃不断诱惑她。
时而烧脑的解谜
解谜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会了不难,拍拍脑袋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而在印蒂卡中将其发挥到了极致,操纵机械放置到指定地点本不是难事,只不过偶尔会卡你罢了。
无聊的功德点数收集
没错,在这种看似前卫的游戏里塞了这种刻板的小游戏,收集功德,加分升级完全是无意义的,游戏中也告诉了你这是无意义的「不要浪费时间积累点数,这没有意义」,除非你要做成就,打白金,这与我无关,我大概不想打开本作第二次了。
判定手感垃圾的回忆小游戏
游戏大多数时候是3D场景,我们可以移动与探索,而当印蒂卡陷入回忆之时,就会变成像素2D风格,我们从而得知其过往的故事,并进行一些意义不明的2D像素小游戏,这些小游戏往往手感垃圾,判定也很垃圾,玩起来十分别扭和难受。
杂谈
抛开Gameplay之后,我们去审视游戏的思想内核,会发现那些枯燥的玩法其实十分自洽。
在游戏前期,印蒂卡慢慢悠悠的去反复提水着实让人有些着急,甚至有点玩不下去了,而到了第5次,恰到好处的响起了恶魔的话语,也让人心神突然一震。但印蒂卡真就是这样一个修女吗,其实不然,当她被指派了送信的任务后,我们才正式开始了旅途。我们后来得知她是摩托车店老板的女儿,她会骑摩托车,还能修机械。她在青春期也曾渴望爱情,拒绝既定的包办婚姻,但又因为怯懦不敢面对,导致初恋男友被杀死,此为罪恶之因。这样的她与在修道院过苦行僧生活的她形成鲜明对比。那些简单的像素小游戏虽然手感不佳,但这种转场确实使得游戏魅力倍增,那是一段段童年回忆,相对干净与天真。在部分场景,面对恶魔的呢喃,我们可以用祷告在现实与虚幻中切换。
后面我们遇到了伊利亚,这人也是神神叨叨的,在濒死之际听到了上帝的声音,从而获得了恩典,所谓“幻想中的神启”,于是想要去圣约翰大教堂寻找「圣物匣」,这样就能治愈伤痛。魔幻的是,咱们的印蒂卡也信了,anyway,二人踏上旅途,我还以为又会在旅途擦除爱情的火花,但没想到最后历经千辛万苦拿到之后,教父是告密者,使人进入了牢狱,破匣子没起作用,而在3次亲吻之后爆出了无数的功德点,镜中映衬出来的却是魔鬼,我们也发现这里面就是空的,果然是无意义的收集。但正如尼采的「上帝已死」论断,还有「什么是虚无主义?那是最高的价值自我贬损」。
结语
印蒂卡在寻找救赎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信仰的虚无与现实的残酷。功德点数是她在修道院中唯一的慰藉。恶魔呢喃是她内心反抗精神的体现。充满了怪诞的步行模拟器。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19
2025-04-19